阅读足迹 | 找小说

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出书版)第 4 篇

熊逸 / 著
 加书签  滚屏 朗读

5.修昔底德的虚构与瑞格瑞格的故事

【收藏文库,防止丢失阅读度】

引用书目

1.

部经学史就是部误读史。

然而对于们,探经籍之正解虽属理所当然,梳理历代的误读却也有着另外番趣味。况且,误读对历史的影响甚至还远远于正解,若了解历史,理解误读往往会比理解正解更为重

当初,代代的经学家与政治家们断在以事实与虚构织的历史影响时的政治,们对经籍的探微玄往往之越则失之越远。在“唯正确”的意识形指引之去研究这种意识形,这工作在中国历史持续了两千年之久,于是,片片的玉石与金线在无数心打磨与织造之成就美绝的金缕玉,夸张地包裹起了圣的尸——那是存在于所有信念中的圣的尸。可以联想实际发生的事们对土的那件金缕玉的关注和赞叹了对中山靖王本的热吗?

所以,这里入《秋》经三传,既从经籍本是入手,同时也会详论经学史的种种阐释与纷争。

本书所作的是种解剖跳蚤式的工作,试图从《秋》二百四十二年的记载年,作全景式、历时的分析,梳理历代学者对这段被神圣化的文本的种种同的定义、同的信仰和同的解读,以及们互相之间无穷无的辩难,并展示这些定义、信仰、解读与辩难是如何影响着同时代中的政治理念与社会思的。叙述主有两条线索:是经典借以成型的先秦社会,二是由对经典的阐释与应用而形成的思想史脉络。

秋》对于古讲,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最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唯部孔子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的重视,其地位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但《秋》同时又是最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和王安石都退避三舍,1孔子的微言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得越越芜杂,越越让清楚。

2.

中国向被认为有着世界第的历史传统,而实质中国历代对历史的度与其说表现为种历史传统,如说表现为种政治传统。史,是作为政治与意识形的附属延了两千多年的,所谓秉笔直书的神无疑是被曲解与夸了的——至少是在另外种“秉笔直书”的层面被理解的。这正是本书在梳理“《秋》三传”之阐释史的程中展现给读者的。

经与史,是币的两面。举例说,明代嘉靖朝嚣嚣多年的“礼议”,在现代家在头破血流中争论的问题实属无聊——为什么非皇帝把当成叔叔和婶婶?但在经学背景观察,就会知那些“愚蠢无聊”的臣们拼了命所争的东西确实是关系重的。但是,臣们誓捍卫的那义,在现代史家的考据之,却有可能被证明为错,甚至是从其理论源头《公羊传》本就错起的。2

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古虽然在知识积累如今,但在智识能却与今无甚差异,其种种“荒谬”的命题多是有着迫切而实际的原因的——就像基督神学样,“无论如何,基督神学故事,并是住在象牙塔里的专业思想家幻象的,用以折磨单纯基督徒的隐晦与思辩的义。每个主的基督信念,都是起源于迫切与实际的原因。即使好像‘在个针尖可以有多少个天使起跳舞’这样个似乎很无聊费解的问题,基督思想家的辩论,并只是用打发时间,或表现们何等博学多才而已。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探索非类的(例如天使的)灵存在的本质,驳斥们是占有间的质存在之观念。”3

经学的这些现象,看去完全符社会学家贝格尔所谓类建造意义世界之程的三个阶段:外在化、客观化和在化。用《神圣的帷幕》书译者所作的概括:“外在化,就是神的活断将自己的存在倾注入世界的程。所谓客观化,是指类的产个规律:即它旦产生,就有了独立,有其自的逻辑,它的创造主在某种意义就开始受制于它。而在化,则意味着将客观化了的产重新自己的意识,于是它们就既是外在的实在,又是在于自己意识中的现象。”4

由此看,经学确乎带着定的宗彩。——管孔子之说可以这时是黑,那时是,但孔与非孔之间始终垒森严,正如信仰的世界无论怎样复杂多,却始终是在遵循着神圣与世俗这个二分法(《宗生活的基本形式》),或如印度的等级世界,虽然这里的婆罗门认为洁净的,那里的婆罗门却会认为洁,但无论如何,洁净与洁这个二分法是永远存在的,并且是本质的(路易·杜蒙《等级》)。“因而,们可以说,是制造了们的神,或者至少是使这些神得以生存的;但与此同时,也唯有依赖神才能存活去。”5——在经学的视里,们有时妨把这句话里的“神”替换为“孔子”。

在经学的视里,真实的孔子也许并那么重

3.

若想从《论语》、《秋》等等经典的字面本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种缘木鱼式的努,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发生巨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并没有太关系,和原典本也没有太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了解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就该对这些同时代、同版本的孔子投以比对孔子本的关注,让典籍从字面孤立的文本“立化”,让典籍包有社会史、思想史、阐释史的容。

4.

作为与“误读”相对立的“正解”,至少存在三个层面,即:事实正确、义理正确和政治正确。正文中会有详的分析,这里先用个小孩子的问题表达之:

所谓“事实正确”:小毛说:“。”

所谓“义理正确”:小毛的是汉。小毛恨恨地说:“没有这个。”

所谓“政治正确”:四岁的小毛问:“是起生的吗?”回答说:“是从石头缝蹦、被拣回家的。”

小毛有个血缘,这是个斩钉截铁的事实,无论时代如何换,无论社会风气如何换,无论小毛是否见自己的,这个事实都是永恒而唯的。在“事实正确”的层面,真相只有个,而在“义理正确”和“政治正确”的层面,真相却有很多。

5.

历代经学家们往往自以为或自称解得了孔子真义,认为自己的义理正确与政治正确是坚实地建立在事实正确的基础之的。经学家们互相讦,以自己的“正解”打的“误读”,而自己又往往被别视为误读。以批判论,“自谓得孔子真面目,而知愈失其真神”;6以发展论,则是“六经责开生面”7。这绝两千年之久,是为误读史的另义。

这种种所谓的正解与误读冲突、互补、融、灭亡、新生,许多由太可靠的考据引申的“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影响,又断衍生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这就是种立的、活的儒学,而仅仅是经典文献的文本考据学。

儒学的历史是断地赋予儒家经典以意义的程,同时也是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程,这些被们所赋予的意义反切影响着们自,是为文所述的贝格尔之论,这是经学史的宗面。

说明的是,为了在严谨之余兼顾通俗,本书对古籍的引述多会在正文当中取其意而遗其直,并把原文附于注释以供参考查阅。

熊逸

2008年4月

卷 隐公元年

章 《秋》第

公元722年,即东周时代之鲁隐公元年,是《秋》二百四十二年记事之首年:

元年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盟于宿。

[推荐作品] [章节报错] [更多本书最新章节]
目录
大家正在读
作品大纲 返回介绍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繁体版]

网站信箱:mail

傲日文库 | 星期4 17:8